瑞石山永源寺的历史
永源寺修建于1361年,由近江领主佐佐木氏赖为寂室元光禅师而建。
因景仰寂室禅师的声望和德行,2000多名修行僧慕名来此修行。
在天皇家及室町幕府的庇护下,永源寺内修建起多座伽蓝,荣光无限。
据说当时境内的庙堂多达56座。
含空院
禅堂
但到了中世纪(应仁之乱)开始的战乱期,永源寺卷入了周围诸侯的争斗之中。
1492年和1563年曾两度遭人放火烧寺,所有伽蓝均被烧毁。
自此永源寺开始衰退。
1631年,京都妙心寺的僧人别峰绍印禅师叹息永源寺的荒废,立志要重振永源寺。
他向有权势者递送请愿书,自己还运来石头沙土,努力修整境内。
1643年,后水尾天皇下达圣旨,由曾任天皇学问老师的一丝文守禅师担任永源寺的住持。
皇妃东福门院(德川和子)还命彦根藩(井伊家)重建伽蓝,在井伊家的帮助下,修建起许多建筑,使得此地再次佛灯通明。
井伊家灵庙
本尊 世继观音
该佛像是“秘佛”,平时龛门关闭,大约每25年举办一次特别佛事,只有此时才会对外公开(御开龛)。最近一次公开是在2016年寂室禅师圆寂650年的佛事上。
寂室禅师刚来永源寺居住不久,每晚寺庙东边的山峰都会发出亮光,于是禅师过去一探究竟,发现巨大岩石上有一尊5cm左右的小观世音菩萨像。禅师将这尊小像带回,从中国请来名为悟都管的佛像师傅,命其制作观世音菩萨坐像,将这尊小观音像放在菩萨坐像的宝冠中央。然后将其奉为永源寺的本尊。
佐佐木氏赖之子满高一直未能有子嗣(继承人),便每天向这尊观音祈愿。第21天的晚上,他的妻子做了一个梦,梦中“一位美丽的女子说道:‘你如此虔诚,便赐你子嗣吧’”,不久后便生了一个男孩。这件事传出去后,人们便将这尊观音称为“世继观音(求子、祈愿子嗣、继承人的观音)”。
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来此还愿,称“向这位观音祈祷后就生下了孩子”。

开山 寂室元光禅师(1290~1368年)
(谥号:圆应正灯国师)

开山 寂室元光禅师(1290~1368年)(谥号:圆应正灯国师)
1290年5月15日寂室禅师生于冈山县。据传其父系为名门藤原氏的后裔。
寂室禅师13岁时出家,开始在京都的东福寺修行,15岁时正式成为僧侣。
16岁时拜镰仓的约翁德俭禅师(建长寺开山 兰溪道隆禅师的弟子)为师,约翁赐名“元光”。
禅师天资聪颖,且努力不懈,年仅18岁便开悟。
31岁去元朝(中国)留学,拜访各地禅僧虚心求教。其中杭州天目山中峰明本禅师的隐遁式教诲(幻住思想)对其产生了强烈影响,中峰赐号(名)“寂室”。
37岁时回国。此后禅师避开带有权力色彩的官寺,浪迹各地,隐身在山中小庵等地潜心修行。
当时的生活及心境化为禅师所作的诸多汉诗(偈子)并保留了下来。这些质朴美好的诗歌,在禅师圆寂后编纂成集《寂室录》。这也对“五山文学”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71岁时受近江领主佐佐木氏赖之邀,开创永源寺。
随着禅师的名声越来越响,朝廷及幕府也邀请其担任天龙寺、建长寺(国营官寺)的住持,但禅师并未应允。
1367年9月1日禅师圆寂。留下遗言:“我死后,请将永源寺的建筑和土地全部归还领主。所有人离开此地,按佛陀教诲,各自在山中静心修行。如若不能,允许留下永源寺作为修行生活的道场”。
1368年朝廷赐“圆应禅师”谥号。
1928年赐“正灯国师”谥号。
禅师书法(墨宝)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。

境内介绍

旦度桥

流经寺庙入口前的爱知川上架设的红色栏杆的大桥。
大歇桥

1919年重新架设。从永源寺后山流入爱知川的“蟠桃溪”上所架设的桥梁。
戴眼镜的地藏菩萨

该石佛是为祭奠遭遇交通事故死于半途的一位修行僧而建。模仿身着云水装束(修行僧模样)雕刻而成。
罗汉坂

120多级的石阶。山坡上的石崖有释迦三尊(释迦、文殊、普贤)和十六罗汉的石佛相迎。
井伊家灵庙
彦根藩井伊家第4代藩主井伊直兴公与7位夫人的墓所。
直兴师从永源寺86世南岭慧询禅师,后遵其遗言葬于永源寺。
※灵庙禁止入内
总门与洗耳水

1746年重建。用作入场大门。
前面的大水盘模仿“耳朵”的形状。教诲曰:“所谓佛陀境界,乃洗净(舍弃)出生后此耳所闻世俗之价值观和概念之地”。
爱知川的清流

从铃鹿山系一直流入琵琶湖。据说这条河自古便常常泛滥,被称为“雷溪”,但寂室禅师入寺后水流变得平静,人们开始将其称为“音无川”。
山门 ※县指定文化遗产

1802年建成。2层供奉着释迦三尊(释迦、文殊、普贤)和十六罗汉。
库里

在寺院中相当于书院、居所和厨房的建筑物。1776年建成,后因老旧,于1980年重建。
钟楼

1772年重建。梵钟在第2次世界大战时作为战时物资上缴,因此于1950年重铸。
方丈

祀奉着本尊世继观音。大屋顶铺有琵琶湖的芦苇。现在的建筑物是1765年在井伊家的帮助下修建而成的。正面的山号匾额“瑞石山”出自寂室禅师之手。
法堂

用于举办总寺院旧例仪式的建筑物。佛殿。现在的建筑物建于1728年。正面安放有后水尾天皇捐赠的释迦如来、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三尊佛像。
禅堂

修行僧用于生活的建筑物。修行僧白天坐禅诵经,晚上就寝,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禅堂度过。在1933年重建以前,都是将法堂作为禅堂使用。
镇守社

依开山鼻祖佐佐木氏赖的遗言修建而成。供奉着佛教守护神“若一王子”。
开山堂

开山鼻祖寂室禅师的墓地。现在的建筑由井伊家的能舞台移建、改装而成。
开山御手植枫树

据传为开山鼻祖寂室禅师亲手种下的枫树。据说现在的枫树是其第三代。
纳骨堂

1971年竣工。
经藏

转轮藏式经藏。1676年重建,收藏有从明朝(中国)购买的大藏经。
含空院

1647年重建,长久以来用作住持的居所,但因建筑老旧,后于2016年新建。
标月亭

1935年改建而成。是佛事时用于接待宾客的客殿。
僧堂

修行道场。2015年重建。
瑞石

据传发现本尊世继观音的岩石。
白鹿坂

传说在寂室禅师时代“这里曾有白鹿现身嬉戏”。
风穴

有自然洞窟,出于安全考虑以石墙堵住。有凉风吹出。
茶筅塚

收纳茶道用旧的茶筅(圆筒竹刷)的塚。每年5月茶道各家汇聚一堂,举办向旧茶筅表达谢意、祈愿茶道精进的佛事。